AOC G2X —— 五千档位的游戏电视性价比之王
作者:快盘下载 人气:首先,感谢国家,感谢父母,感谢 AOC,感谢游戏时光给我提供了一个这样的机会,最近刚好正打算换掉家里破旧的海信,兜里预算也不多,所以挑选很多,犹豫了很久。
提起 AOC,说实话我印象里他们家一直都是做显示器的,去年游戏时光搞活动才知道他们家出了游戏电视。看了一下后来发出来的玩家评测,感觉他们家在游戏电视就是主打性价比,功能方面主要都是针对游戏用户,而不是影视用户,关键是价格不至于看完之后只能说一句“对不起,打扰了”。
那么到底今年的升级款到底有什么变化,是更值了还是没啥变化?咱们接着往下说。

先说外观配置
正面除了 LOGO 就是一大屏幕,边框的厚度不算厚也不算薄,但是塑料感真的很强,外观上看起来少了一点高级感。
背面大家最关心的肯定就是各种接口的位置和配置,而 AOC G2X 相对于上一代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很多优化。
位于电视机侧面的接口:有线电视*1,HDMI*1,USB 3.0*2

位于电视机上面的接口:SERV.U*1、网线*1、耳机接口*1、同轴输出*1、HDMI*2、视频输入*1

聪明的朋友你可能注意到了,这个电视机的背面的接口不是朝下的,而是朝上的,不仅一眼就能看的很清楚,而且全都在单手就能很方便触及的位置。回想起以前想要接个设备,必须得在电视机背后摸黑操作,因为你根本看不到接口的具体位置,弄半天可能弄不好都不说,还会搞的自己一身灰,这个问题在 G2X 上基本得到解决,用起来很方便。

接口配置上,G2X 的三个 HDMI 接口全部都是 2.0 接口,不管你插哪个口,都支持 4K@60Hz 和 HDR,不用挑,这对于主机游戏玩家来说这点还是挺重要的。虽然现在只有部分 PS4 和 Xbox One X 游戏画面能到这个水平,但是索尼和微软的次世代主机都会在 2020 年推出,再过两三年,4K@60Hz 和 HDR 很可能成为许多 3A 游戏的标配,想要发挥次世代主机的全部性能,而且还要用起来方便,多个 HDMI 2.0 接口对主机玩家来说就很重要了。
厚度上,G2X 最薄的地方也有 5 厘米左右,这方面真的就没有什么优势了,但也是情有可原的。
大家都知道,LED 晶粒本身是不发光的,它需要其他光源点亮来显示画面。目前主流的 LED 采用两种背光方式,一种是直下式,也就是光源像矩阵一样均匀分部在整个电视机屏幕背面,这样的好处是屏幕亮度均匀,但是屏幕会更厚;另外一种是测光式,光源在电视机的周围,通过特殊材料把光线从侧面传到电视机的中间部位,这种做法的优点就是屏幕可以做到很薄,只有1厘米左右,但因为光衰的原因,做工稍微差一些的就有可能画面亮度不均。

但不得不说,超薄的电视机第一次见的时候确实很爽,感觉特别有科技感和未来感,再加上现在的互联网公司都喜欢打价格战,然后用「更轻更薄更强」来彰显产品的进化,用户也喜欢追求这个方向,好像这三个关键词之间是必然关系似得,但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啊!!
更强更好的唯一标准从来都只有价格好吧!!三千的电视肯定某些方面比五千的差,五千肯定干不过一万的,这永远是真理。
好吧说回正题,就我个人来说,其实并不是很在意电视机的厚薄,但这个问题大概每个人的需求和看法都不相同(比如我父母,他们就觉得轻薄的好)。不过,我也问了身边几个玩游戏的朋友,他们在这方面要求也不高,反正大家都是买来往客厅电视机柜一放,几年也不会动一次,厚一点薄一点说真的影响不大。
接下来说屏幕
G2X 采用的是友达生产的 VA 4K 面板,比 IPS 在对比度以及漏光方面都更有优势,基本上也是目前最主流的 LED 电视面板,包括索尼 X9000 等 LED 屏幕的电视型号也都在用友达的 VA 面板,所以在面板这方面没什么好说的。更重要的是实机发挥的效果如何,比如下面要谈到的 HDR 部分。
在主机游戏领域,HDR 现在已经是大趋势了,对很多人来说它带来的视觉效果提升可能比 4K 更明显,而在即将到来的次世代,HDR 未来可能是大多数游戏的标配功能。考虑到普通人家里换电视的周期没有个十年恐怕也有个七八年,因此现在买一台新电视,其使用时间极有可能覆盖次世代主机整个生命周期,所以挑一个好的 HDR 电视确实很重要。
那怎么判断一个电视的 HDR 好坏呢? 最简单的当然是看亮度,这个是大家最关心的参数。但在此之前我得先给大家解释一下“没有 1000nit 的 HDR 都是虚假的 HDR”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
HDR 是High-Dynamic Range,即“高动态范围”的缩写,更直白一些说明的话,它的目标就是“能显示更亮,更黑的内容”,你的屏幕最亮和最黑相差越多,也就越能覆盖更多亮度范围,显示更多内容,HDR 效果也就越好,这里的 HDR 是个术语和概念。

在慢慢发展的路上,为了规范 HDR 的定义和标准等等,Ultra HD Premium 发布了对 HDR 的定义,对于 LED 屏幕来说,亮度能大于 1000nit,黑位能低于 0.05nit,满足其一,即可被前面那个组织承认为 HDR 显示设备,也就是许多人说的「真·HDR」,这里的 HDR 是一个认证。

因为 LED 本身发光原理的原因,黑位很难压低,因此大家自然的会在最高亮度上下功夫,所以通过看 LED 的最高亮度来判断屏幕的 HDR 效果的确是一个最简单直接的手段。
但反过来说,并不是达不到 1000nit 就是“假·HDR”,这个说法看起来会让人觉得好像这电视根本无法展示 HDR 的效果,其实并非如此。但确实亮度约高,HDR 的效果会确实更好。
而根据 Rtings 的网站显示,目前市面上一共有 6 款 LED 显示设备能被认证为「真·HDR」,也就是最高亮度能达到甚至超过 1000nit,比如索尼的 Z9F,价格 1.5 万元左右,要挑个比较便宜的话有索尼 X9500G,京东售价大概 1 万元左右;退而求其次到 800nit 左右的话,还有索尼的 X9000F,价格大约在 9000 元左右。(均为 65 寸)

而 AOC G2X 的最高亮度为虽然只有 650nit(从去年的 500nit 升级),但 65 寸的价格也只要 4999 元。
所以,如果你的预算大约在 8000~10000 或以上,那么请随意追求「真·HDR」,是我的话,肯定会选择买索尼大法的电视;如果没有这么多钱……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其他参数方面,AOC 公布的数据里 G2X 的屏幕对比度达到了 8000:1(从去年的 4000:1 升级),色彩覆盖领域 87~95% NTSC(从去年的 85% NTSC 升级,同样支持 BT.2020 色彩管理,比 BT709 的电视要强不少),新增了控光大师显示技术(去年 G1X 没有)。
对比度和色彩领域这个都很好理解,数值越高越好,而且 G2X 支持目前最新也是最高的 BT.2020 色彩管理,这对于未来次世代主机的画面升级也是一种保证。

另外,G2X 新增的控光大师技术虽然没有数值上的直观对比,但其实也是挺重要的。
上面有提到,G2X 之所以这么厚,是因为采用了直下式 LED 显示,所有发光源都藏在 LED 晶粒背后,而分区控光就是把一整个屏幕的发光源分成许多小份,每个都可以单独控制,这样某个区域显示内容的时候,其他区域尽可能不受影响,这也是直下式背光的优势之一。
通俗一点说,我让某个点亮,其他点可以依然保持全黑,而如果没有这个技术,这个亮点的周围就有可能「发灰」,最终结果就是原本只是这个点亮,变成了周围一圈跟着发灰,暗部细节也就丢失了。分区控光是目前 LED 屏幕最好的控光技术之一,也有助于 LED 屏幕在亮度无法达到 1000nit 的情况下,通过更好的控制黑位暗度来提高 HDR 的显示效果,保留更多暗部细节。

网上有查到说 G2X 在极限控光测试中能达到 0.01nit,本人没有相关工具,无法测试验证,但不管怎么样,G2X 升级新增加分区控光技术对于视觉方面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
当然,再怎么控光,这也是 LED 屏幕在不改变发光原理的基础上,尽可能模拟和追赶 OLED 的显示效果而已。还是那句话,电视总是越贵的越好,如果各位预算在 1 万以上,不仅可以追求「真·HDR」,还可以考虑再加点钱,直接上 OLED,绝对是质的飞跃。
哎,但有句话说得好,凡是我买不起的,都是好的……
好了,说了这么多字面上的东西,接下来该开机直接实际测试了。
加载全部内容